中国人参栽培始于西晋,盛行于唐、宋、元,成熟于明,清,说明我国古人已掌握了人参的生态习性。且各个时期栽培的目的不同。
人参是五加科(Araliceae)人参属(Panax)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起源于新生代的第三纪,距今已有6000多万年的历史。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到来,使世界人参的分布大为缩小,野生人参仅分布在东亚和北美洲,可见人参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而幸存下来的。
一、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人参最早的国家
谈到中国人参的栽培史,首先看一下中国人参的药用历史。中国人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药用的,国内外学者曾作过很多考证,但说法不一。有的学者认为人参药用可能在先秦时代炎帝神农(公元前2700年前后)已被发现,“神农尝百草”的传说含有食、药同源的道理,由于受文字所限,只能靠口传心授留传下来,人参经历了浪漫的神话时期,是有其历史原因的,据此中国人参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。这种推断比较合理,可见中国是世界上人参药用最早的国家。
1972年11月,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汉墓中,发现r汉代医学简牍92枚。其中简78枚,牍14枚。在学术界引起震惊的是,在这批珍贵的简牍中,有3枚写出由人参组成的药方。这些简牍是我国发现的人类应用人参最早的文献。
汉代《神农本草经》已将人参为上品,应用量比较大,古时完全靠采挖野生山参药用。人参为多年生宿根植物,对自然选择较强,繁殖能力较差,人们的大量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,于是野生变栽培家种成为了必然。
我国的人参栽培始于西晋,盛行唐、宋、元,成熟于明、清。据《石勒载记》记载:“勒居武乡北原山下,草木皆有铁骑之象。家园中生人参,花叶甚茂,悉成人状”。查石勒是西晋时后赵主,羯族人,少时住上党武乡(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)素以行贩为业。上党是我国古时人参产地。石勒贩卖野山参时,因幼小的山参支头小,重量不足,将其植于家园中,待其长大后挖出卖之,以获其利。此为中国最早有据可查的人参人工栽培,也是我国最早的栽植,距今至少有1600余年的历史。
到了唐、宋、元时期,中国人参移栽范围较为广泛。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《奉和诗达上人药圃诗》云: 药味多以远客寄,施成花圃施成畦。 三丫旧种根因异,九节初移叶尚低。 山峡便和幽涧石,水芝须带本地泥。 从今直到清秋日,又有香苗几番齐。
陆龟蒙原籍常州,隐居松江甫里,设茶园于硕诸山下(今浙江省长兴县西北),茶园中有一药圃,很多味中药是远方客人赠送来的,在花圃里作畦床,把不同根形的人参种栽,从立春起第90天把人参移栽到山间溪谷旁边,移栽时人参的种栽须用苔藓包裹好,还要带点原产地的泥土,保证移栽的成活,到初秋时可以看到繁茂的人参秋苗了。
宋朝苏轼<小圃人参>云:
上党天下脊,辽东真井底。 天泉倾海腴,白露洒天醴。 灵苗此孕育,肩股或具体。 移根到罗浮,越水灌青池。 地殊风雨隔,臭味终祖称。 青丫缀紫萼,园实堕红米。 穹年生意足,黄土手自启。 上药无炮炙,龁啮尽根底。 开心定魂魄,忧圭何足洗。 靡身辅吾躯,既食首重稽。
诗中指出人参原产地是太行山的上党和辽东。这与我国文献记载的人参产地一致。栽参的地点是广东的罗浮山(今广东省增城县与博罗县界)。罗浮山虽然位于南方亚热带,但其地势高而凉爽,自然地理环境还是能满足人参生长的要求。近年来,在我国的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地区的山区移栽人参都获得成功,这说明当时栽培人参是可行的。
元朝王祯《农书》中“农桑通诀”授时篇之前有授时图,当时已认识到整地是栽参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,北方栽参必须在雨季之前整地栽参,适宜人参生长,而且病虫害较少,与现今的经验一致。
明朝李时珍<本草纲目>论人参栽培有“人参亦可收籽,于10月下种,如种菜语”的记载。
清朝吴其浚编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日:“以苗移植者秧参,种子者为子参”。 清朝唐秉钧的<人参考>日:“掘成大沟,上搭天棚,使不日,避阳光,将参移种于沟内,二、三年内始生苗,将苗挖出倒栽地下,以其生殖力向下,故灌溉芦头,使其肥大,以壮美观,七、八年间长成”。“种参之圃名日参营,凡三种:一为苗圃,发参苗用一为第一本圃,发苗后移种用;一为第二本圃移栽三年后再行移栽用。地址选择向阳斜地面,每圃垒土为畦,高二尺,宽五尺,用质软,色黑的腐质土,施以牛马粪,揽周布细,每畦距三尺,以资排水,而便人行。每畦周围树木架,盖上木板,前高后低,以便流水,称板子营,每年可在春秋两季揭板向阳三~五次,放雨一~二次,皆有程期”。人参施肥可用“人粪尿、木灰、堆肥。每亩地用木灰五i六百两,堆肥三、四百斤,人粪尿四、五百斤,用三分之一做基肥,另三分之二作补肥分三、四次施之,以助其生长”。可见,到清朝已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一 套人参栽培技术,其中一些技术环节与现在相似,如造地、垒土做畦、施肥、追肥、移栽等,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中国是从事人参栽培最早的国家。
综上所述,中国人参栽培史可分为两大阶段:第一阶段是从西晋到元朝,称为“移参”阶段。主要是采挖野生小山参,因其年限不足,移栽于山野林下或家园附近背阴处。第二阶段是从明到清,称为“籽 参”阶段。
“移参”的栽植只是野生参苗人工培养,只能增加个体重量,不能增加个体数目,是人参栽培业的初级阶段。但为人参栽培业奠定了基础。人参栽培大规模的兴起在第二阶段,也就是“籽参”的种植,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已有明确记载,人们得到人参种子比较容易。据《鸡林旧闻录》记载:“放山者分三期。四五月为放里草,则丛草浓绿最难辨认;八九月为放红头,因参苗顶心结子,浅红易认识也;及参籽落后,又日放刷帚头”。“ 放红头” 就是人参种子成熟期。
关于“籽参”的记录可在嘉庆15年协办盛京参务,奏疏中记述当时盛京地区人工栽培人参的方法,“刨夫自四月出边,设立参营,将光刨者用原土包裹,送交参营,加意培养,以俟秋令蒸制,土人名为营子”。“秧参则于腴美之地,挖畦布子,三十六个月出土,环以栅栏,培养一二年,即能肥大,土人名为栏子”。这里把秧参叫“营子”,把籽参叫“栏子”。当籽参出现以后,在一定时间内,与秧参并行栽植。由于当时野生人参苗还有一定来源,秧参质量比籽参好,有利可图,后来野生人参资源逐渐枯竭,野生参苗的来源断绝,籽参大量发展,秧参才逐渐消失。这时已经掌握了人参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方法。
二、我国古代人参栽培的目的
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和野生山参资源的多少,可将人们栽培人参分为以下的动机。
(一)可做观赏植物
可以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咏物诗《奉和诗人达上人药圃诗>中,可见一斑,诗中描述的是,诗人的茶园中有一药圃,诗人陪同上层僧游园赏花时,僧侣即兴题<药圃诗>,诗人以本诗作和以谢之。可见,药圃中栽培人参主要是用做观赏之用,且数量很少。
(二)药用目的
南宋诗人谢翱的<效孟效体>中写道:
移参窗北地,经岁日之至。 悠悠荒郊云,背植足阴气。
新雨养陈根,乃后作药饵。 天涯葵藿心,怜尔独种参。
诗中指出为适应人参的生态习性,移栽时要选择背阴的地方,“乃后作药饵”说明在南宋时我国栽培人参不仅已有成功的经验,而且移栽人参已从作观赏转为作药用治病为主要目的。
(三)经济目的
宋代冠宗爽《本草衍义>日:“人参⋯⋯潞州上党者味厚体实,其价与银等,稍为难得”。另据清《人参谱>记载:“参价十倍黄金,一百五六十倍白银,⋯⋯